为了进一步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,抓好安全生产,确保安全供水,海润自来水集团在班组建设上想办法。2012年以来,率先进行了班组的标准化机室建设,切实强化过程监控和细节管理。
一、完善制度标准,强化制度保障
标准化建设离不开规章制度的制约,海润自来水集团注重强化班组执行规章制度的效能,制定修订了《标准化机室现场管理规范》《设备缺陷管理制度》《机室、变电站、水池的巡检制度》《交接班制度》《应急预案》等规章制度,使工作要求精细化、标准化,保障班组的规范、健康、高效运行。
二、规范工作步骤,制定环节标准
根据海润自来水集团的生产实际,针对变电站、机室等班组编写了机室运行手册、岗位操作规程和作业流程图,健全班组各项记录资料。班前班后会记录、设备运行巡检记录、水质浊度余氯报数记录、运行日志记录等,以记录为载体,对值班人员的交接班、巡视维护、操作、检修各个工作环节制订了详细的工作步骤和标准,督促日常工作深化细化,以工作实际充实记录内容,使工作步骤程序化,工作管理系统化。
针对管线所实施“四化”工程。一是仓库管理定额化。各管线所把仓库专项治理整顿作为标准化建设的突破口,对仓库实行了科学化的定额管理模式。即对在库材料根据平时工作用量进行量化,科学核定库存数量:既要保证生产维修需求,确保不断货,又不使库存过多,占用资金造成浪费。还对废旧物件进行统一造册登记,对还有利用价值的旧管件、阀门等,进行翻新、修理等再利用,既节约了费用,又利于环保,符合节约资源、绿色环保的理念。二是职工更衣室管理军事化、定置化。每位职工都配有一套更衣橱和杂物橱,安全帽统一放置,衣物存放干净整洁,创造了良好的更衣环境。三是入户服务标准化。实行入户预约服务,从入户配件、工具定额管理等服务细节上制定了详细规定,提前半小时与用户约定服务,出发前检查每辆维修车工具是否配备齐全,入户前准备好脚套、工具垫,检查工作服是否整洁,工作牌是否佩戴好,为用户提供了更加规范的服务,逐步实现了以服务标准化提升服务品质。四是档案资料数字化。各管线所建立了供水管线、用户供水设施、一户一表用户信息、二次供水信息等数字化资料信息管理系统,外出维修工作员工查找用户信息迅速,维修快捷高效,实现了对外服务质量的再提高。
三、选树标杆,以典型示范带动建设
在标准化班组创建工作中,海润自来水集团选取有代表性的四流路机室为标杆,通过制度、程序和现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,四流路机室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,班组成员按照程序步骤进行检查、监督,使每个工种、每个环节都处在有效控制下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,在此基础上适时召开现场推介会,在全集团进行推广,至今已完成了11个标准化管线所、7处标准化机室和1处花园式山头的建设。
四、系统学习,深化素质提升
积极开展员工培训,组织工作人员对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、改进的程序步骤、安全生产以及业务技能进行了系统学习,并进行测试。还利用空余厂房,闲置设备,进一步加强对培训室的建设,建成分为理论室和操作室的闫家山培训室,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专项培训,使员工学习技术更加切近实际,极大地提高岗位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,提升了员工的安全素质。
五、安全文化和硬件建设齐头并进
在标准化班组建设的过程中,注重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同部署、同落实。软件上注重安全文化的宣传,积极倡导并努力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,包括深入开展了安全会议进班组、安全恳谈会活动,有奖征集安全口号并对获奖作品进行了印制张贴,创建适合单位实际的“我们的家园”等等;硬件建设上,对机室标准化建设的仪器仪表、色彩标准、上墙内容等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规范细则,实行“电机、水泵、阀门喷涂浅蓝企业色;设来、出水压力显示屏;设双门、双窗降低噪音;设置安全巡视绿色通道”等20余条规范统一标准,让员工看到企业对班组的投入,体验到生产环境的整洁、舒适和美观的好处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生产,极大提升了机室的标准化建设水平。
六、强化监督考核
加强对标准化班组创建工作的考核,严格依据标准化班组建设的相关制度对各班组创建情况进行验收,强化质量管理与事后监督,发现不合格项立即下令整改,定期进行复核,不定期进行抽查,让标准化建设成为员工自我约束、自我管理和自我规范的共同准则,真正实现了个人无违章、岗位无隐患、班组无事故的创建目标,切实将标准化建设落到实处。